长期以来,中原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文明,在面对北方草原势力南下的时候,往往难以抵挡,造成这个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骑兵,也就是马匹的差距,除了汉唐这样的朝代以外,其它大多数时间,中原的骑兵都不能够被称之为优良,不仅不如高大健硕的欧洲乃至中亚良马,就连矮小但耐力十足的蒙古马都比不过。
很多人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养马的方式太过于不科学,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人习惯于阉割战马,因为被阉割的马脾气不会太烈,比较听话,易于操纵,而由于战马都需要上前线,因此负责繁衍的马只能从不能够当战马的马匹当中选取,长此以往,便造成了马匹基因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出现种群退化的情况。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每当虎哥这样问起的时候,一般来说答案都是否定的,这次也不会例外,实际上,把中国养马失败归结于阉割,纯粹就是胡说八道,其实战马育种的关键,反而正是科学阉割。
这其实是个相当容易理解的道理:把不适合做战马的公马阉割掉,保留那些高大强壮,更为适合作战马的基因,并让这些战马把基因保留下来,无论古今中外,正常逻辑来养马,都应当这样做。
那么再回到问题本身,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马种退化?事实上,导致中国马种退化的原因,正是因为古代中国养马不注重阉割,换句话来说,就是将几百甚至几千只马匹统一放在一起饲养,而且还不阉割,这些马匹不分年龄,部分性格生活在一起,随意交配,导致品种越发混乱,乃至退化。
展开全文
虽然说北方草原部落也是这样养马的,但是有一个关键性区别在于,他们的马匹数量比较大,基数多,甚至比人还多,选择多的话,就总能够挑出比较好的马,更何况他们还可以一个人好几只马换着骑,所以群牧方式散养,对他们影响不大。
不过,本来马匹数量就不如别人多,还不按照性别,年龄分开饲养的中原马匹,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是导致中原大部分时间难以在马匹方面和北方草原部落相抗衡的原因所在。
目前有据可查最早的资料,至少在两万年前,史前人类就已经接触到马匹了,不过当时的马匹仍然没有被人类驯服,从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野马姿态矫健,充满动态美感,而人类真正驯服马匹其实只是近6000年以来的事情,甚至比狗驯化得还晚。
骑兵直到十九世纪,仍然是战场上的王者,但到了自动武器以及堑壕战甚至战车出现之后,马匹便开退出一线战场,成为了交通运输的帮手,不过,全球各国军队仍然保留了骑兵部队,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继续沿用旧番号的美国游骑兵以及多达两个营编制的中国边防骑兵部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