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新闻发布会专题材料

发布时间:2018-01-18 稿件来源:总队综合处作者:

  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原因有哪些?

  2017年,湖南城乡居民收入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名义增速趋稳,实际增速回升。201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6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48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逐年降低的趋势,名义增速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2%,较上年回升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较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二是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仍是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17年湖南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341元,增长8.0%,增收贡献率39.2%;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766元,增长8.6%,增收贡献率56.0% 

  三是转移净收入成为居民增收重要引擎。2017年,湖南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双双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居四大项收入之首。其中,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078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7372元,增长10.7%,增速较上年分别提升0.92.2个百分点。增收贡献率分别达到37.3%26.7% 

  四是居民经营净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分别为4369元和4606元,增长5.6%6.1%,增收贡献率分别为22.9%10.0%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稳中向好。1-11月,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4.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1%。企业良好的盈利状况为员工工资增长创造了条件。 

  二是就业稳中有升。2017年,湖南进一步完善“1+3+X”的就业创业政策,继续实施“双百资助工程”等系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工程。1-11月,湖南新增城镇就业73.74万人,提前完成了70万人的全年目标。 

  三是社保扩面提质,养老金收入较快增长。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居民社会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标准不断提升。今年湖南各地普遍提高了农村基本养老金标准,企业职工养老金标准实现了“十三连增”。201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达到513元,增长16.5%。其中离退休金286元,增长17.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177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达到7206元,增长10.2%。其中离退休金6969元,增长9.9%,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170元,增长12.0% 

  四是医保提标增效。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报销问题得到解决,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升,县级及以下医院就医报销比例在70%以上,市级及以上医院就医报销比例在50%以上,医疗报销品种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201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报销医疗费收入187元,增长19.9%;城镇居民人均报销医疗费收入259元,增长35.1% 

  五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推动居民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达到1407元,增长8.5%,占比达到32.2%,对经营收入的增长贡献率为47.7%;城镇居民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达到3749元,增长6.6%,占比达到81.4%,对经营收入的增长贡献率为86.9% 

  六是农业转型升级和精准扶贫带动农村居民农业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湖南克服禽流感、强降雨和生猪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和“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的带动下,全省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出售蔬菜收入214元,增长22.4%;人均出售水果收入280元,增长19.1%。由此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经营净收入达到1895元,增长6.5%,对经营净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0.2%   

 

    

  二、城乡居民消费特点有哪些? 

  201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34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63元,比上年增长8.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特征较明显,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长受医保体系日益完善、居民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老龄人口增加四大因素的影响,湖南城乡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增速均居八大类消费支出首位。 

  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693元,增长24.3%,较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滋补保健品支出173,增长25.3%人均医疗费服务支出1056,增长31.5%。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172元,增长18.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购买滋补保健品支出24,增长66.7%人均医疗费服务支出886,增长22.8% 

  二是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快速增长。受非义务阶段教育费用和校外培训费用增加、文化市场蓬勃发展、休闲旅游意识进一步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居八大类消费第二位。 

  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973元,增长1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147元,增长15.7%。城镇居民的中专职高教育、高中教育和大专及以上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1.6%21.6%21.4%。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1826元,增长20.6%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710元,增长15.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1270元,增长15.7%。农村居民的学前教育、中专职高教育和小学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7.0%22.9%22.2%。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440元,增长17.7% 

  三是居住、交通支出较快增长。受建材、水、燃气、物业、房租等居住类价格上涨和农村易地扶贫搬迁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居住类消费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4353元,增长11.1%。其中,租房房租151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562元,增长8.1%。其中,租房房租31元,增长32.2% 

  受城乡交通网络日益发达、农村居民购买交通工具快速增加和汽油、交通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交通消费较快增长,农村明显快于城镇。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支出2046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交通消费支出达到815元,增长17.9% 

  四是吃、穿、用等生存型消费增速放慢。目前,湖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食品衣着消费价格平稳、网络购物成本降低等因素使得城乡居民传统生存型消费支出增速进一步放慢。其中,城乡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分别为6585元和3521元,增长2.8%4.5%,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2.7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分别为1682元和527元,增长1.0%3.7%,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4.5和提升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93元和643元,增长7.8%0.4%,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7.35.4个百分点。

   五是农村居民网络消费增势迅猛。2017年,我省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网上购物环境明显优化农村地区网购消费方式日趋流行,农民网络消费增长强劲。农村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支出65元,比上年增加25元,增长62.2%。城镇居民网络购物由于普及率较高和日趋理性,从高速增长转变为较快增长阶段。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支出465元,增长8.8%      

 

   

  三、贫困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如何? 

  2017年,湖南加大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贫困县农民增收形势较好。全5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较上年增长10.7%,农村居民平均2.3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贫困县的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1个贫困的农民入增速都于全省农村居民8.4%的平均增速。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高于12%的11个县,速在10%-12%的33个县,增速低于10%的只7个县。 

  二是11个深度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51个县的平均增速通道县、古丈县、城步县、桑植县、永顺县、泸溪县、新晃县、麻阳县、花垣县、保靖县、龙山县11个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不断加大,农民入增加较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96增长13.0%,比全省农村居民平均增速4.6百分点,比51县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 

  三是122017年计划脱贫县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根据计划,茶陵县、炎陵县、祁东县、石门县、桂东县、江永县、宁远县、双牌县、鹤城区、中洪江市、吉首市等12个县将2017年脱贫。201712个县农民收入实现快增长达到10831,增长10.2%,比全省农村居民平均增速高1.8百分点。  

 

  

  四、我省参与国家调查的三个城市房屋成交量和房价变动特点有哪些?2018年走势如何? 

  答:我省长沙、岳阳和常德3个城市参与国家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三市房屋成交量和房价变动主要特点有: 

  一是长沙新建住宅成交量大幅减少,岳阳和常德基本平稳。2017年,长沙新建住宅成交1200.34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40.9%;岳阳成交240.86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0.6%;常德成交201.79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6.3%。 

  二是长沙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回落,岳阳和常德高位波动。2017年以来,长沙市先后出台“3.18新政”、“5.20新政”和“9.23新政”,不断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住房价格涨幅从高位回落。2016年底至2017年7月份,长沙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指数一直处于高位运行,8月份后出现回落,12月份涨幅为6.1%,比2017年最高涨幅回落13.5个百分点;岳阳和常德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指数继续保持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温和上涨态势,涨幅于2017年8月份达到峰值,分别为10.7%和10.1%,9月份后虽有小幅回落,但均在高位波动,12月份岳阳和常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7%和9.1%。 

  三是长沙二手住宅价格冲高回落,岳阳和常德上涨后平稳运行。2017年上半年长沙二手住宅同比价格指数一路上涨,6月份涨幅最高,达到20.8%,近几个月出现明显回落,12月份涨幅为11.4%;岳阳和常德二手住宅同比价格指数上半年温和上涨,分别于7、8月份达到最高,之后一直保持平稳运行,12月份岳阳和常德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0%和4.1%。 

  2018年走势预测: 

  抑制房价上涨的因素:一是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政策定位,国家调控没有放松的迹象,长沙实行“限购、限贷、限房价、限地价、限售”不会松动;二是上涨动能减弱。住宅市场经过两年持续放量,购买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价格上涨推动力减弱 

  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一是库存较低。按2017年月平均销量计算,长沙、岳阳和常德去化周期分别为3.3个月、5.1个月和4.9个月,均低于8-10个月的理想库存周期;二是住宅建设成本提高。地价上涨,楼盘品质提升,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对房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长沙作为重要的二线城市与同类城市比较房价偏低,对购房需求者具有吸引力。 

  综合以上因素,在现有政策条件下,预计长沙房价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相持过程,不会出现较大的上涨或下跌。岳阳和常德如调控政策持续实施,价格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后或将出现小幅下跌。 

 

 

  五、农民工外出从业及收入的特点有哪些? 

  据全省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17年湖南外出农民工人数、收入双双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外出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2017年湖南外出农民工1245.3万人,增加29.1万人,比上年增长2.4% 

  二是流向省内的继续增加,省外的减少。2017年外出农民工在本省从业的比重为37.0%,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流向县外省内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省外从业的占比为63.0%,比重减少1.8个百分点。其中,流向广东的较大幅度减少,占比由上年的45.5%下降至44.7%,减少0.8个百分点。流向港澳台和国外的占比0.3%,增加0.1个百分点。流向地级市的占比47.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三是就业结构改善。第三产业从业比重增加。2017年外出农民工在第三产业的从业比重由上年的38.4%提高到41.0%,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提高1.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提高0.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从业比重双双下降。外出农民工从事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22.4个百分点。 

  四是收入继续增长,但增幅放缓。2017年湖南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3830元,比上年增长6.5%,增幅比上年放缓0.1个百分点。各主要行业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制造业月均收入 3531元,增长7.3%;建筑业月均收入4385.7元,增长7.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月均收入3473.8元,增长3.1%;批发和零售业月均收入4031.3元,增长6.4% 

   

  六、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2018年趋势如何? 

  答:2017年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5.8%,主要特点有: 

  一是月度同比指数涨势放缓。分月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一直保持在正增长区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同比分别上涨6.3%、6.7%、6.9%、6.1%、5.6%、5.5%、5.0%、5.6%、6.2%、6.3%、5.1%和4.3%。  

  二是月度环比指数呈“W”形走势。分月数据显示,1-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0.3%和0.3%;4-6月则分别下降0.4%、0.1%和0.2%,7-9月再度上涨,其中9月上涨0.9%,为全年最高月度环比涨幅,10-12月分别上涨0.7%、0.3%和0.8%,全年月度环比指数呈“W”形走势。 

  三是近七成大类行业价格出现上涨。在调查的37个大类行业中,出厂价格同比呈“25涨1平11降”,行业上涨面为67.6%。有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25个大类行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烟草制品业持平,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1个大类行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回升。2017年湖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钢材、有色金属、煤炭、水泥等行业产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有较大推动作用。 

  二是翘尾因素影响。2016年下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持续上涨,对2017年带来较大的翘尾影响。经测算,翘尾因素影响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 

  2018年价格走势预测: 

  一方面,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在2017年经过较大幅度上涨后,再度持续走高的动能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直接影响到部分工业制造业的市场需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同时,考虑到与上年相比翘尾因素影响会明显减小,预计2018年PPI涨幅会有所回落。    

 

  

  七、2017年我省消费价格变动的特点有哪些?2018年走势如何? 

  答:2017年,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价格涨幅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1%。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2010-2017年湖南CPI涨幅分别为3.1%、5.5%、2.0%、2.5%、1.9%、1.4%、1.9%、1.4%,2017年与2015年持平,为八年来最低水平,比5.5%的年度最高涨幅低4.1个百分点,较2010年以来同期平均值低1.1个百分点。 

  二是八大类价格“七涨一跌”。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影响总指数下降0.23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5.0%,影响总指数上涨0.38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3.5%,影响总指数上涨0.72个百分点。此外,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为1.9%、1.5%、1.1%、1.0%和0.7%。 

  三是食品价格出现2010年以来首次下降。受鲜菜、猪肉及蛋类价格回落影响,2017年湖南食品价格总体下降1.3%,为近八年来首次下降,较2010年以来同期平均值低5.8个百分点。其中,畜肉类、菜类价格分别下降5.8%和5.7%,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四是价格涨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湖南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2018年支撑物价上涨和抑制物价上涨各有三大因素:  

  三大支撑因素:一是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可能产生输入性通胀。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望持续改善,全球经济复苏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输入性通胀;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扬或将影响国内物价上涨;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仍处于上行通道。上游传导作用或将助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三大抑制因素:一是平稳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物价平稳运行;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2018年中央将继续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坚持把维持物价稳定和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将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胀上行;三是食品供应稳定、渠道畅通,将对我省物价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18年湖南CPI涨幅将高于2017年,但有望继续控制在3%价格调控目标以内。    

 

  

  八、2017年湖南粮食生产情况有何特点? 

  答:据300个以省为总体的粮食产量调查村种植情况推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7年湖南粮食生产呈现“一减两增”的特点,即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亩产和总产增加。 

  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17年湖南粮食生产面积4862.4千公顷(7293.6万亩),比上年减少28.2千公顷(42.3万亩),下降0.6%。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按农业部要求,2017年湖南水田休耕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0万亩;二是部分地区大力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少地区水田改种了烤烟、湘莲、香芋等特色农产品;三是受比较效益低、缺乏劳动力等影响,部分农户将双季稻改种了中稻;四是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能种双季稻的水田面积在持续减少。 

  粮食亩产增加。粮食亩产409.1公斤,比上年增加6.5公斤,增长1.6%。2017年6月中下旬,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7月初,又遭遇大范围强降雨,致使早稻有所减产,但中晚稻亩产因气候条件好增加较多,平均亩产增加。从数据看,早稻亩产389.7公斤,比上年减少1.8公斤,下降0.5%;中稻亩产484公斤,比上年增加24公斤,增长5.2%;晚稻亩产429.5公斤,比上年增加1.8公斤,增长0.4%。 

  粮食作物总产增加。粮食总产为2984万吨(596.8亿斤),比上年增加30.9万吨(6.2亿斤),增长1.0%,增速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湖南粮食总产量保持在第九位。其中早稻总产808.5万吨(161.7亿斤),比上年减少25.6万吨(5.1亿斤),下降3.1%;晚稻总产923万吨(184.6亿斤),减少12.9万吨(2.6亿斤),下降1.4%。中稻总产895.3万吨(179.1亿斤),增加63.0万吨(12.6亿斤),增长7.6%。   

 

   

  九、2017年生猪生产形势怎样?有何特点? 

  答:2017年湖南生猪生产情况总体平稳向好,特点有三: 

  一是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较上年有所增长。2017年末,生猪存栏3968.1万头,比上年增长0.8%。其中能繁母猪396.0万头,增长0.5%。生猪出栏6116.3万头,增长3.3%,猪肉产量为449.6万吨,增长3.4%。 

  二是大型养殖户大幅增加。2017年末,湖南大型养殖户(饲养量5000头以上)有542户,较上年增长16.0%,大型养殖户生猪存栏较上年增长17.7%,其中能繁母猪增长12.5%,全年出栏增长17.9%。目前湖南大型养殖户及企业集团不断扩张,生猪养殖继续朝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生猪养殖效益下降但仍有盈利。2017年在生猪价格下行同时,饲料原料价格也持续下降,尤其玉米价格跌速较快,持续时间较长,低廉的饲料价格让养殖户继续保有盈利空间。据测算,全年各月湖南猪粮比在6.4:1到8.3:1之间,均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线。当前,养殖户出栏一头110公斤生猪,仔猪成本约250元,饲料支出约900元,防疫费用约50元,水电费及人工等其他费用约50元,成本共计约1250元,按出栏每公斤15元计算,盈利约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