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生猪生产稳定,养殖保持盈利

发布时间:2018-01-19 稿件来源:总队畜牧业调查处作者:

  2017年以来,湖南生猪价格受季节性供求、环保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下跌,但生猪生产仍然保持稳定,养殖保持盈利,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加强。

  一、生猪生产情况 

  (一)存栏、出栏增长 

  2017年末,湖南生猪存栏3968.1万头,比上年增长0.8%,其中能繁母猪396.0万头,增长0.5%。全年生猪出栏6116.3万头,增长3.3%,猪肉产量为449.6万吨,增长3.4%。 

  (二)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在湖南生猪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环保政策的影响下,不少散养和中小规模的猪场退出养殖。大型养殖企业集团、规模养殖积极扩栏补栏,实施全面扩张战略,抢占市场空间。2017年末,湖南大型养殖户(饲养量5000头以上)为542户,同比增长16.0%;大型养殖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7.7%,其中能繁母猪增长12.5%;全年出栏增长17.9%。目前湖南大型养殖户及企业集团不断扩张,完全能够弥补散养及小规模猪场退养带来的产能空缺湖南生猪养殖继续朝规模化方向发展。总体来看,生猪存栏、能繁母猪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养殖结构大幅优化,规模化养殖发展基础更为坚实 

  二、生猪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 

  进入2017年,湖南生猪出栏价格从高位回落,上半年持续走低,其中5月生猪出栏价格每公斤14.3元,比上月下降11.2%。6月均价为每公斤13.4元,为全年最低。7月开始,生猪出栏价格止跌回升,12月生猪出栏价格升至每公斤15.1元。 

  

  1 2016-2017年生猪月度出栏价格图 

  2017年生猪价格出现先降后升的态势,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季节因素对生猪价格走势影响明显 

  2017年生猪出栏价格走势来看,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一季度生猪出栏价格基本维持高位,一方面是受春节、元宵节影响,市场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也有2016年价格高位的惯性影响。二季度生猪出栏价格迅速下跌,主要是因为产能的持续恢复使市场供应增加,同时二季度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量开始减少,市场生猪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三季度生猪价格止跌回升,主要是节日因素拉动猪肉消费增加。加之大中院校相继开学,市场需求有所提升。四季度尤其是冬至后,进入腊制品生产高峰期,猪肉需求量进一步增加,拉动生猪价格继续回升,达到2017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最高峰。 

  (二)环保政策对生猪价格影响加大 

  20174月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湖南,在省掀起了一场养殖业环保治理高潮。环保治理中,数量众多环评不达标的生养殖场被关停,大批清栏活猪提前上市加上部分屠宰企业和猪贩子趁机压价收购市场供求关系受到较大影响导致二季度生猪价格大幅下降。 

  (三)进口猪肉继续对国内生猪价格产生影响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冷鲜冻猪肉进口总量92万吨,同比下降28%,进口猪肉均价在每公斤13元左右,远低于国内的猪肉价格。 

  三、生猪养殖效益分析 

  猪价格下行的同时,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下降,尤其是玉米价格跌速,持续时间长,据省畜牧局数据,2017年12月玉米价格为每吨1750元,豆粕价格也回落到每吨3500元,饲料原料价格基本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在生猪出栏价格不复2016年高位的情况下,低廉的饲料价格让养殖户继续保有盈利空间。 

  根据玉米零售价格和生猪出栏价格测算,2017年1-12月湖南猪粮比在6.4:1到8.3:1之间,均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线。虽然2017年生猪价格比上年有所下降,但饲料价格也同时下降,生猪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尤其是大型规模养殖户及企业信心十足。根据测算,出栏一头110公斤的肥猪,仔猪成本约250元,饲料费用约900元,防疫费约50元,水、电费及人工等其他费用约50元,合计成本约1250元,按生猪出栏价格每公斤15元,一头肥猪约赚400元。 

  四、后期走势预测 

  随着春节的临近,将迎来新一轮的猪肉消费小高峰。根据上年末生猪存栏情况来看,能繁母猪数量同比增加,后期产能稳步增长,市场供应有充足保障。预计生猪市场需将保持均衡,生猪价格也将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